{{ 'fb_in_app_browser_popup.desc' | translate }} {{ 'fb_in_app_browser_popup.copy_link' | translate }}
{{ 'in_app_browser_popup.desc' | translate }}
{{ childProduct.title_translations | translateModel }}
{{ getChildVariationShorthand(childProduct.child_variation) }}
{{ getSelectedItemDetail(selectedChildProduct, item).childProductName }} x {{ selectedChildProduct.quantity || 1 }}
{{ getSelectedItemDetail(selectedChildProduct, item).childVariationName }}
- 基本資料
- 學名:Trichogaster trichopterus
- 英名:Three-spot gourami / Blue gourami
- 科屬:絲足科 Osphronemidae,絲足亞科(迷鰓魚類)
- 原產地:東南亞(泰國、柬埔寨、越南、寮國、馬來半島、婆羅洲、蘇門答臘等低地緩流域、稻田、沼澤)
- 體長:常見體長10–12 cm,最大可至14–16 cm
- 壽命:一般4–6年,良好照養可達7–8年
- 特徵:體側有兩枚黑斑,加上眼睛合稱“三斑”。品系選育眾多(藍、金、乳白、斑馬、玉白等)。
售完
您所填寫的商品數量超過庫存
{{'products.quick_cart.out_of_number_hint'| translate}}
{{'product.preorder_limit.hint'| translate}}
每筆訂單限購 -1 件
{{'products.quick_cart.quantity_of_stock_hint'| translate : {message: quantityOfStock} }}
- 基本資料
- 學名:Trichogaster trichopterus
- 英名:Three-spot gourami / Blue gourami
- 科屬:絲足鱸科 Osphronemidae,絲足亞科(迷鰓魚類)
- 原產地:東南亞(泰國、柬埔寨、越南、寮國、馬來半島、婆羅洲、蘇門答臘等低地緩流域、稻田、沼澤)
- 體長:常見體長10–12 cm,最大可至14–16 cm
- 壽命:一般4–6年,良好照養可達7–8年
- 特徵:體側有兩枚黑斑,加上眼睛合稱“三斑”。品系選育眾多(藍、金、乳白、斑馬、玉白等)。
- 外形與生理特性
- 具有迷鰓器官,可直接呼吸空氣;會不時上浮吸氣。
- 腹鰭演化為長絲狀“觸鬚”,可觸覺探索環境與同伴。
- 性別辨識:成雄背鰭、臀鰭末端較尖長,體色更鮮;雌魚背鰭較圓鈍,體型略豐滿。
- 性情:通常溫和,但成年雄魚在繁殖或領域期會對同類有一定攻擊性。
- 飼養條件(設缸建議)
- 缸體尺寸:單養至少60 cm缸(70–100 L);社缸建議90 cm以上更穩定。
- 水質範圍:pH 6.0–8.0(最佳約6.5–7.5);GH 4–15 dGH;溫度24–28°C。
- 水流與過濾:喜緩流,避免強烈水流沖擊表層;中度過濾並確保表面有安靜區域供呼吸。
- 佈景:提供浮水植物(槍草、槲寄生萍、狐尾、浮萍)或寧靜角落,並以沉木、闊葉植物製造遮蔽。加蓋防跳。
- 密度與性別比例:若混養,建議1雄配2–3雌,或僅養雌魚群減少爭鬥。避免與外觀相近的絲足科雄魚同缸。
- 兼容性:可與中小型溫和魚混養(小型鯉科、兵鯰、虹魚、異形、霓虹燈群等)。避免長鳍慢游魚(如雄公斗魚、燕魚)和特別好鬥的魚。
- 飲食
- 雜食偏肉:可餵高品質薄片飼料、顆粒,搭配豐年蝦、赤蟲、劍水蚤等活冷凍飼料。
- 餵食頻率:每日1–2次,7–10分鐘內吃完。定期加入植物性飼料幫助腸道健康。
- 注意避免過量,以免脂肪肝與水質惡化。
- 行為與健康
- 會定期巡缸,以觸鬚互動;上浮吞氣屬正常。
- 壓力指標:色淡、躲藏、頻繁追逐或鰓蓋張合加快。調整同伴比例、遮蔽與水流。
- 常見疾病:白點病、爛鰭、六鞭毛蟲性腸炎。維持穩定水質、隔離檢疫新魚可大幅降低風險。
- 繁殖要點(泡巢魚)
- 雄魚會在靜水表面築泡巢,通常在浮水植物下。
- 繁殖缸:60 L左右、低水位(15–20 cm)、溫度26–28°C、極緩流或無過濾,覆蓋保溫與濕度。
- 求偶與產卵:雄魚展示體色並驅趕;雌魚被環抱釋卵,卵子上浮至泡巢,雄魚負責看守。
- 孵化與育幼:24–36小時孵化,3天後自由游動。此時移走親魚,餵微生物、輪蟲、綠水,再過渡到豐年蝦無節幼體。
- 注意:不同品系可互繁,避免與近親或不同物種雜交造成品系混亂。
- 采購與選魚建議
- 選擇體側斑點清晰、鰭完整、呼吸平穩、願意進食者。
- 觀察有無綿絮、紅腫、塌腹、寄生蟲,避免混養缸裡明顯被追咬的個體。
- 新魚入缸前隔離2–3週,觀察食慾與排泄。
- 常見問答
- 會啃植物嗎?一般不會,偶爾啃嫩芽多為攝食藻類或找纖維。
- 能與鬥魚同缸嗎?不建議與雄鬥魚同缸,外形相似會引發互鬥。
- 水面一定要安靜嗎?至少留一角平靜區,利於呼吸與築巢。
- 需要打氣嗎?有迷鰓器官不等於不需要溶氧。維持適度換水與過濾,避免悶缸。